首页

搜索 繁体

086一席清谈开万里星途数语赤诚困一世鸳盟(1 / 4)

入夏的清华园,草木葱茏,空气中浮动着丁香与书卷混合的气息。沉墨舟与吴灼并肩走在通往科学馆的林荫小道上,他依旧是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衫,步伐从容,吴灼则穿着贝满女中的素色校服,心情是难得的紧张与期待交织。

“不必紧张,”沉墨舟似乎察觉了她的心绪,声音温和如常,“任先生是学者,待人谦和。你只需将你的疑问和想法坦诚相告便可。”

“是,沉先生。”吴灼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跳。她手中紧握着一个笔记本,里面记录着她自学《电磁学通论》和《无线电原理初步》时遇到的诸多困惑,字迹工整,问题犀利。

科学馆的红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。沉墨舟轻车熟路地引着她走上二楼,在一扇挂着“无线电研究所”牌子的门前停下。他轻轻叩门。

“请进。”门内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。

沉墨舟推开门,侧身让吴灼先进。

实验室内的景象让吴灼眼前一亮:不同于贝满实验室的规整,这里显得有些“杂乱”,长条实验台上摆满了各种她叫不出名字的仪器、缠绕的线圈、闪烁着微光的真空管,空气中有淡淡的松香和金属加热后的特殊气味。

一个穿着灰色西装、戴着玳瑁边眼镜的??年轻男子??正俯身在一台示波器前,观察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。

听到脚步声,他直起身,转过身来。

吴灼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任之恭。他是一位青年学者,面容清癯,眼神锐利而专注,但嘴角自然的弧度又带着学者特有的温和。

他看到沉墨舟,脸上露出笑容,带着一种熟人间的随意:“墨舟,你来了。”??随即走上前轻拍了一下沉墨舟臂膀的动作,看起来两人并非泛泛之交,而是相当熟稔。

任之恭的目光随即落到吴灼身上,带着一丝询问与好奇。

“任先生,”沉墨舟微微颔首,为双方介绍,“这位就是我之前向您提过的,贝满女中的吴灼同学,她对无线电很有兴趣,也有些自己的想法。吴灼,这位就是任之恭先生。”

吴灼连忙上前一步,恭敬地鞠躬:“任先生好。”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紧。

任之恭打量了她一下,目光在她手中紧握的笔记本上停留一瞬,笑道:“不必多礼。墨舟可是难得夸人,能让他亲自引荐的年轻人,必定不凡。”他语气随和,瞬间化解了吴灼的些许紧张。“来,这边坐。”

他引着两人到实验室一角的茶几旁坐下,那里堆着几本摊开的外文期刊。没有过多寒暄,任之恭直接切入正题:“听墨舟说,你在自学电磁理论和无线电基础?遇到什么问题了?”

吴灼鼓起勇气,翻开笔记本,将自己积攒的问题一一提出。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图像理解,到电磁波传播中的能量损耗疑问,再到她对几种基本天线结构效率的对比思考……她的问题并非浮于表面,往往直指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瓶颈,显示出她确实下了苦功,并且有着不错的数理直觉。

任之恭听着,眼神渐渐从最初的温和鼓励,转为专注和些许惊讶。他耐心地解答着,有时随手拿起纸笔画出示意图,有时起身从书架上抽出参考书指出关键段落,甚至走到实验台前,接通一台信号发生器,让吴灼亲自调节旋钮,观察波形变化,直观地理解理论。

“你这个关于半波振子天线输入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疑问,提得很好。”任之嘉赞许地点点头,“这涉及到分布参数系统的理论,是深入微波领域的基础。你看……”他拿起一支铅笔,在纸上飞快地写下几个公式,深入浅出地讲解起来。

吴灼全神贯注地听着,眼睛闪闪发光,不时提出自己的理解或新的疑问。她感觉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眼前缓缓打开,门后是一个远比她想象中更广阔、更精妙的世界。沉墨舟坐在一旁,安静地喝着茶,大多数时间只是倾听,偶尔在吴灼表述不清时,会用一个简短的词语或眼神帮她厘清思路。

时间在专注的交流中飞快流逝。当窗外的天色开始泛橙时,任之恭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讲解,看着吴灼,眼中满是欣赏:“吴同学,你的悟性和钻研精神,很难得。理论基础打得不错,更重要的是,你有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的能力。这比单纯会解题更重要。”他沉吟片刻,从桌上那堆外文期刊中抽出一本,翻到某一页,递给吴灼:“这是美国《proceedgftheire》最新一期上关于超外差接收机前端噪声抑制的一篇短文,有些观点比较新。你可以拿回去看看,里面有不懂的,下次可以再来讨论。”

这无疑是极大的认可和鼓励。吴灼双手接过期刊,如获至宝,激动得脸颊微红:“谢谢任先生!我一定会认真读的!”

吴灼抱着那本珍贵的期刊,心潮澎湃,感觉脚下的路都变得坚实了许多。

沉墨舟走在她的身侧,沉默了片刻,忽然开口,声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低沉:“任先生是真正的学者,他的指点,千金难换。但这条路,越是往深处走,越是孤独艰辛。你要有准备。”

吴灼重重地点头:“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